4月21日至23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河源市,先后前往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河源高新区,深入镇村、园区、企业、红色遗址、项目建设现场等开展调研,强调河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产业兴市、绿色兴业,深入挖掘好山好水蕴藏的潜能和价值,走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崛起步伐,为全省筑牢生态屏障、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参加有关活动。
黄坤明首先来到龙川新城项目建设现场,实地察看项目“三通一平”进展,听取各有关方面汇报,全面了解规划建设进度。他指出,建设新城是为了疏解龙川老城过于密集的人口、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要围绕这个出发点,聚焦“干出一个像样新城”的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和集约节约理念推进建设,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循序渐进推进产业新片区开发、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升级,促进新老城区及相邻片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要研究出台建筑设计导则,注重彰显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元素,充分用好本地乡土材料,引导新城建筑形态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新城风貌。
随后,黄坤明来到位于龙川县老隆镇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认真听取讲解,仔细浏览展陈,参观文化名人曾在此短住的居室。他说,这次惊心动魄的大营救,是我们党领导全民族抗战恢宏历史中的生动一笔,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护了一大批文化精英。要加强旧址保护利用,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丰富多样的宣教活动,更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河源是农业大市。黄坤明深入紫金县的客茶谷茶园,仔细察看春茶采摘及萎凋炒青等加工流程;来到和平县供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详细了解农机推广运用和农产品加工、仓储、配送等助农扶农进展,指出要用好用足河源本土乃至周边区域的优质农产品,集中力量发展精深加工,强化供销社和合作组织在耕、种、管、收、储、加、销等方面的全链条功能服务,推动稻米、茶叶、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做大规模、做响品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园区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场。黄坤明先后来到紫金产业园区、连平产业园区,详细了解园区规划和主导产业引进布局情况,走进落户园区的万洋众创城及春米六智能科技、轩德动漫科技等企业,深入生产线观摩,与企业负责人、一线工人、技术员亲切交流,询问关键设备来源、产品销售、就业带动等情况。他勉励入驻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稳健经营,希望园区运营商和链主企业用好广东制造业基础好、配套全和河源在区位条件、要素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引进更多吸纳就业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项目。要求当地紧盯不放做好做强“一县一园”,抓住国内省内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下大力气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形成建设、运营、服务的良性循环,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黄坤明还来到河源市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园,深入怡宝、农夫山泉等企业考察生产流程,听取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关于打造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规划构想的介绍,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整体规划,坚持把保护好万绿湖、新丰江水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科学合理布局水生活、水经济,在宣传展示、情景体验等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擦亮万绿湖金字招牌。要把万绿湖保护开发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带动环湖片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节点,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在连平县最南端的隆街镇,黄坤明沿临河主街边走边看,听取帮扶央企的介绍,并走进临街商铺,实地考察风貌改造提升及惠民成效,强调美化街区景观和管控农房风貌,要立足本地实际,加强互学互鉴,妥善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做好综合规划设计基础上,更多把选择权交给商户和群众,形成风格整体一致又富有变化的美丽镇街、美丽乡村。黄坤明还听取了该镇推进履职事项清单工作进展的汇报,强调要结合基层实际科学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县镇权责关系,强化县镇协同配合,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在粤赣交界的和平县上陵镇,黄坤明步行考察圩镇建设,与附近街坊交流,并来到毛竹资源丰富的翠山村,察看各类竹制产品,与开展技术指导的专家和当地村“两委”的同志深入交谈,他叮嘱村干部带领村民保护好竹林自然生态,下功夫提升竹林垦复抚育水平,积极发展鲜笋加工、竹工程板材、竹制家具、竹艺饰品等产品,真正让竹林成为富民增收的宝库。
调研期间,黄坤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河源市工作情况汇报,与参会同志一道研究更好支持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他充分肯定河源近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吃生态饭、走产业路、借湾区力,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要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水平,多措并举稳外贸、扩投资、促消费,更好支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聚链成群、积厚成势,推动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规模和水平;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业高产高效、品牌化发展;用好深圳对口帮扶机制,建强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增强绿色崛起的内生动力。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切实抓好万绿湖保护开发、龙川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等重点任务,坚持功能强化和风貌提升并重,一体推进县镇村规划建设,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筑牢绿色崛起的坚固底盘。要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毫不松懈抓好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创承载绿色崛起的美好家园。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推动党员干部提升战斗力执行力,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好建强,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省领导张虎、冯忠华参加有关活动。
南方+记者 徐林 骆骁骅
通讯员 岳宗